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當前位置:首頁  〉 科研學術  〉 業界聲音

李寅:美國芯片法案的補貼問題

發布時間:2023-05-04 發布來源: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美國政府正在兩條戰線上對中國發動一場芯片戰爭:一方面威逼利誘盟友實施所謂“小院高牆”政策阻止中國獲得尖端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另一方面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拿出巨額補貼要求芯片大企業將制造業重新轉移回美國。然而,芯片法案能否提高美國芯片産業的全球競爭力是有高度不確定性的。

美國試圖通過補貼戰重建芯片産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基于對補貼作用的錯誤認識。過去幾年中,由于部分西方學者的誇大,西方政府往往將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上的進步簡單歸因于中國政府對高技術産業的大規模補貼。然而,中國高科技産業成功的秘訣其實是自主創新,特別是當中國的創新企業意識到特定的本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這些企業通過自主創新開發出本地化産品,再利用巨大的國內市場擴大規模降低價格,並最終積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接近技術前沿。中國産業政策成功的時候更多是順勢而爲,而本土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時補貼也往往會碰壁。譬如,中國的半導體産業補貼政策在過去幾年就遇到了這樣的困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政府的芯片戰正在爲中國的半導體公司創造一個自主創新的國內市場空間,而過去當美國芯片充斥中國市場時這樣的空間是不存在的。

芯片法案更大的問題是補貼政策對美國産業並非對症下藥,甚至有可能帶來副作用。成功補貼政策的前提是稀缺資本是産業發展的桎梏,因而補貼政策往往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産業追趕時有較好效果。有研究表明,以蘋果、高通、英特爾爲代表的美國領先高科技上市公司在2010-2019間的十年中僅用于股票回購的資金就高達6330億美元,因此很難假設美國企業是因爲缺少資本而對投資半導體制造業缺乏興趣,也很難認爲美國政府的527億美元補貼就能改變這些公司的激勵結構。但是,大量現有的經濟學研究表明,粗暴地向企業砸錢通常會導致不良的政企關系和尋租行爲。芯片法案的通過已經激勵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試圖通過遊說來獲取補貼,例如,仿效芯片制造業,美國芯片設計業此刻也在尋求一項最高300億美元的補貼。

如果真要向美國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話,那麽美國與其在補貼上競爭,還不如在新興技術的創新上與中國展開競爭。從曆史上看,美國試圖通過補貼振興成熟産業的努力都鮮有成效,無論是鋼鐵、汽車,還是內存芯片。但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美國在新技術革命方面一直引領世界。當前世界正面臨著嚴重的氣候危機,此時美國更應該在技術創新上與中國競爭,通過創新解決人類的存亡問題,在這樣的競爭中獲勝才能真正受到全人類的尊重。與之相反,補貼戰除了給少數企業貢獻利潤以外,對社會幾乎沒有多少好處。






李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著有China’s Drive for the Technology Frontier (Routledge, 2022)。本文译自“The Problem With Subsidies.”载于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39, no. 2 (Winter 2023).略有编辑。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与亚利桑拉州立大学主办的科技政策期刊。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分享到:

版權所有?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滬ICP備11048235號-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