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當前位置:首頁  〉 科研學術  〉 業界聲音

芮明傑: 未來産業預見的五個路徑

發布時間:2023-05-04 發布來源: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導致全球科技與産業發展競爭非常激烈,各國政府不僅考慮現今與近期未來的産業發展優勢,而且積極考慮中長期科技進步與未來産業的競爭優勢問題。于是未來産業是什麽?其對未來人類生活工作有什麽樣的影響,對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會是一種什麽樣的介入與作用?選擇與布局什麽樣的未來産業方與未來之發展趨勢一致?等等問題就放到了全球各國的面前,于是對“未來産業”的預見與布局謀劃應運而生。


01

技術預見只是一個重要路徑


布局未來産業,就必須預見未來産業是什麽樣的産業。盡管今天與未來前沿性技術並不等于未來産業,因爲創新成功的技術成果只有轉化爲商業成功,即轉化爲有較大市場空間的産品或服務時,産業才真正形成。這個過程我稱之爲産業創新。産業創新是由企業最終來完成的,只有把技術成果創新爲新産品,然後進行生産工藝創新與管理創新,使之可以真正生産出來可以適用,並能夠創新拓展出市場空間進而商業化成功才算完成。産業創新是所有新型産業形成發展的必由之路,它不同于技術創新。但未來産業一定是現在看來十分前沿技術支持的。如“量子技術”是前沿技術,它不是産業,但它是支持量子通信産業的關鍵技術,也是支持量子計算機産業的關鍵技術。因此從前沿科學技術入手,從對前沿技術發展的預見進而預見未來産業是什麽,然後再考慮怎麽才能推動未來産業順利成長與發展,就順理成章。


技术预见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之,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的书中就预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至未来的文明即第三次浪潮。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的社会有五个重要的特征:1)生产工具在目前为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高价值低价格工具; 2)经济活动涉及的资源主要是人的脑力; 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人的脑力; 4)经济运作的典型主体目前处于萌芽状态,为小团体或个人企业; 5)文化的主要表征包括去中心化,混沌主义,但总体上不明确。


四十多年過去了,托夫勒也于2016年7月2日在洛杉矶家中去世,享年87歲。他應該是已經看到了當年他的許多預見在今天已經一一驗證了。我們今天的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不是已經1)計算機互聯網已經成爲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社會已經離不開計算機與互聯網;2)資本已經不再這麽重要,而知識與人力資本已經成爲最重要的生産要素;3)人的腦力已經是社會最重要的資源,將來人工智能可能成爲替代人腦的替代物;4)今天海爾公司倡導的“人單合一”式的平台經濟、小微經濟正在快速發展;5)而與互聯網發展相關的平台經濟的出現正在導致去中心化。


我國科學技術預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並于2000年後形成系統性的技術預見研究。2003年,中國科學院開展了“中國未來20年技術預見研究”,並于2009年發布了《創新2050:科技革命與中國的未來》,描繪2050年中國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間與海洋等18個重要領域的科技發展路線圖。之後,還有許多研究機構開始了對我國未來科學技術、經濟、産業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分散,遠見不夠。


其實科學技術預見非常重要,二戰之後美國曾經有的一個研究報告《科學:無盡的前沿》就是一個十分經典,十分成功的科學預見報告。它對美國戰後科學技術發展,成就全球領先貢獻很大。2022年美國通過的《芯片與科學法案》也是這樣一個科學技術預見法案。然而這些報告與法案本身不是未來産業預見的報告,因爲科學技術本身不是産業,但會深刻影響未來産業的發展。對科學技術進行預見的需要一方面是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要求,以便制定科學技術發展戰略進行資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則是幫助我們對未來産業形成與發展進行預判。



02

預見未來産業的五個方面


進行未來産業布局的前提是要對未來産業形成發展的方向、重點,由此導致的資源配置規劃進行研究,這就是要對未來産業發展進行預見研究。未來産業預見研究很重要,是確定未來産業布局前期重要研究工作。爲此可以專門設個研究院,或者在現行産業研究院中專門設這一機構。預見的科學性與理論方法准備有關,于是建立和開展未來學學科建設,培養未來學研究人才十分重要。顯然,所謂的戰略科學家不能沒有未來學的理論造詣。我以爲預見未來産業可以有五個方面入手:


1、從人類未來需求預見入手。人類未來的需求是未來産業産生發展的邏輯起點,未來産業是未來社會的供給,因此未來産業産出的産品與服務需要與人類社會的未來需求相適應,才能持續生存發展。然後人們並不知道他們未來究竟具體需要什麽,這樣就給了我們做需求預測一個挑戰。現行對消費者未來消費的預測是建立在現行需求基礎上的,最多是短期有效。我以爲中長期對需求的預測是困難的,但有一個基本邏輯又是正確的,這就是未來的産品與服務必須符合人們的本性欲望,如果說人們的本性欲望是健康,低碳,安全、和諧,便利等,那麽未來産業供給的産品與服務就必須符合這些人們一個或多個方面的本性欲望才行。例如如我們可以斷定人們對未來會追求個性化消費,于是從今天到未來肯定會有一大批個性化産品或服務産生,現行的科學技術、生産技術也都會爲此准備,所謂工業“4.0”智能生産技術看、數據分析等就是爲此而准備的。


2、從破壞性創新、突破性技術進步預見入手。未來的破壞性創新或突破性技術進步是有可能導致原創産品或服務的産生,進而有可能發展形成未來産業。從這個角度進行預見其實是科學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的角度來對未來産業進行預見。而破壞性的創新和突破性的技術進步首先可能與通用技術發明創造的未來重大突破有關,甚至有可能改變整個現行的世界,改變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不久前出現的ChatGPT以及延伸各種相關專有技術和後來的産品與服務不是即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嗎?ChatGPT可以看做時下人工智能方面的破壞性創新。破壞性創新或突破性技術進步源于科學基礎研究的突破,所以預見未來産業所以要從科學基礎研究的進展,要從通用性技術的變化來預見。


3、从现行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创新发展方面进行预见。现行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创新可能在未来产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导致未来产业形成。例如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就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进而形成新型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 服务等,创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产业。今天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看上去没有关联的技术与产品,未来它们或许由于某个方面的技术进步就导致了融合,联接了起来,进而形成未来新型的产业,例如数字新技术。


4、前沿新技術與傳統産業嫁接融合創新也可能形成未來需要的産業。未來前瞻的通用技術專有技術或工藝制造技術嫁接到現在傳統産業和企業的技術和産品中去,通過這種嫁接與融合創新,可能形成新型技術與産品。比如說人工智能這樣的前沿技術可以嫁接到我們現在的各種各樣産業裏面去,加入到家居行業未來就可能形成未來的智能家居行業,嫁接到醫療制造設備行業就可能形成智能醫療設備行業,等等。這就是前沿技術跟現行産業的融合可能導致未來産業的發展。


5、不同的現行産業之間、現行産業與未來産業之間深度融合創新,也可能産生新的適應未來需求的産業。今天我們已經看到産業發展的趨勢就是産業的邊界:,融合性加強,例如制造業與服務業已經開始了深度融合,因此我們有理由通過推測現行産業之間,現行産業跟未來産業之間未來的融合,可能形成未來新型的産業。




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分享到:

版權所有?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滬ICP備11048235號-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