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當前位置:首頁  〉 科研學術  〉 業界聲音

陳文君:地方基礎研究工作新舉措及啓示建議

發布時間:2022-12-09 發布來源: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引言

各地方對于創建綜合性科學創新/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非常積極,基礎研究作爲重要的一環也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視。由于基礎研究具有前沿性、戰略性、公益性、産出不確定性等特征,之前各個地方基礎研究工作的存在感和重要性不強。近年來,中央多次出台支持基礎研究的重磅文件,不少地方政府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基礎研究在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從而不斷增加經費投入,推出很多行之有效的舉措。本文對地方基礎研究工作舉措進行分析研究,並提出相關建議。



1


地方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總量和比例穩步提升


1.1 经费投入总量进入高速增长期


中央財政是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的主要來源,2016年,中央財政支出基礎研究經費爲518億元,占全國的比例超過90%;而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基礎研究經費僅爲51.56億元,所占比例不到全部經費的10%。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對基礎研究重視程度大幅提高,基礎研究經費總量穩步上升,2016—2020年,經費投入總量從51.56億元增長到255.19億元,年均增幅高達49%,進入高速增長期,且所占全國投入比例也逐年提高。2020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科目中基礎研究投入資金總量爲880.55億元,其中地方投入總量高達255.19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104億元,占全國投入比例爲28.98%,顯示出地方投入基礎研究的高度熱情(圖1)。


1

图1 2015—2020年地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

注:數據來自財政部網站曆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表”和“中央本級支出決算表”;地方基礎研究經費數據=全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數據-中央本級基礎研究經費支出數據。


1.2 重视程度不一,经费投入差距较大


各個地方政府在省級財政支出中用于基礎研究的經費有很大差距,這與地方政府重視程度、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政府財力和科技資源等密切相關。本文收集了有代表性的部分省市財政科目中的基礎研究經費數據(圖2)。


第一梯隊:北京、上:蜕綎|省級財政科目中基礎研究經費支出領先全國,2020年經費支出爲17億~30億元;2020年上海更是大幅增加12.3億元,總量接近30億元。北京和上海集聚衆多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基礎研究實力強勁,政府資助強度大屬于情理之中;但在財政科技經費科目中的比例不高,2019年占比分別爲6.0%和8.2%。相比之下,山東基礎研究經費支出絕對值非常高,且近3年占省級財政科技經費總量的比例高達37%~49%,這充分體現出山東對基礎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視。


2

2

图2 2017—2020年部分省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

注:數據來自相關省市財政廳(局)網站“。ㄊ校┘壱话愎差A算支出決算表”;空白處缺少數據,未從網站中查詢到。


第二梯隊:廣東、江蘇、浙江3個經濟大省的財政支出科目中基礎研究經費總量較京滬魯差距很大,這與其經濟體量和科技經費總量並不匹配。2020年這3個省財政支出科目中基礎研究經費分別爲11.20億元、3.44億元和5.55億元,經費投入總量處于上升趨勢;廣東和浙江2020年經費大幅增長,較2019年分別增加2.70億元和3.35億元,增幅分別約爲32%和152%,可以看出這兩個省對基礎研究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第三梯隊:陝西、重慶等爲代表的其他大部分省市,財政支出科目中基礎研究經費總量和占比均較低。例如,安徽、天津、重慶2019年財政科技經費爲76.00億元、26.86億元和29.90億元,基礎研究經費分別爲1.00億元、0.80和1.16億元,占比分別爲1.3%、3.0%和3.9%,這與科技經費總額量級相當的江蘇、浙江相比差距很大。中西部地區雖然基礎研究經費總量不高,但增長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例如,2018—2020年重慶基礎研究經費翻倍增長;2020年安徽和四川基礎研究經費較上一年增幅顯著。只有天津基礎研究經費在2018—2020年呈現下降趨勢。


1.3 广东高强度支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一般而言,各地方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強度都不高,單個項目經費額度普遍在10萬元以內,重大項目也很少超過50萬元。然而,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卻突破了這一界限,支持力度甚至超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經費額度。此類重大項目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著眼省優勢特色産業及未來發展關鍵領域,力爭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支持力度達每項3000萬~5000萬元。2019年首批啓動實施13個重大項目,總經費5.6億元,項目經費最低3300萬元,最高4900萬元。這種力度在全國各省市絕無僅有。



2


聯合基金成爲多元化
支持基礎研究的重要舉措


2.1 地方政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联合基金


地方政府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出資設立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國優勢科研力量,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其中的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促進跨區域、跨部門的協同創新,推動我國區域創新能力提升。


回顧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發展曆史,最早僅有爲數不多的地方政府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開展合作。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加入,聯合基金的隊伍日益龐大。2018年,四川、湖南、安徽和吉林4個省加入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共投入經費12.75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匹配4.25億元,合計17億元。2019年,廣東、廣西、遼甯、浙江、甯夏和重慶及2021年內蒙古均加入聯合基金或者開展新一輪合作。至今,全國已經有25個省、市、自治區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聯合基金,此舉已成爲科技體制機制和科研管理改革的一個成功實踐。


2.2 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基金促进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


爲了調動全社會,尤其是企業支持基礎研究的積極性,改變單一依靠省級財政支持基礎研究的局面,建立多樣化投入機制,有關地方科技管理部門推動省市級政府和企業成立聯合基金,取得積極成效,爲區域産業技術創新注入新活力(表1)。


表1 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3


(1)廣東省聯合基金。2018年,廣東省政府率先出台《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若幹意見》(粵府[2018]77號),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委員會建立省企聯合基金,大力倡導社會力量設立支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基金。2019—2020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及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市人民政府與有關企業分別簽約設立省市聯合基金與省企聯合基金;在公共衛生和醫藥健康領域設立6只省企聯合基金,涉及領域覆蓋新藥創制、中藥現代化、醫用材料、醫療用品、醫用檢測、精准醫療和智慧醫療等。


(2)北京市聯合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市教委、海澱區、豐台區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組建了聯合基金,並與天津、河北組建了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


(3)青島市科學研究智庫聯合基金。青島市科學技術局與有關企業成立了7只行業智庫聯合基金,覆蓋生物醫藥、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儲能、橡膠和光電等領域。每只基金總額度2000萬元,由該市科技局與相關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並委托有關專業研究機構運營,重點支持相關行業內具有産業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爲青島産業可持續發展儲備技術和成果。


(4)陝西省企業聯合基金。陝西省科學技術廳與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簽訂了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企業聯合基金協議,分別成立“陝煤化聯合基金”和“引漢濟渭聯合基金”。


2.3 深圳市出资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


深圳是我國合成生物學研究領域的重鎮,擁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機構,集聚一大批合成生物學研究的專家團隊;成立了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和“星博生輝”國內首只合成生物産業基金。


爲進一步推進合成生物學科學研究和産業發展,深圳出資支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該專項是首個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聯合設立的國家科技重點專項。通過專項的實施,進一步強化深圳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領先地位,助推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



3


強化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


3.1 建设从事基础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發機構不都是面向市場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基礎研究工作仍然是新型研發機構的重要職能。根據2019年9月12日科技部印發的《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各地方的管理文件及實踐,新型研發機構主要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産業共性關鍵技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及研發服務等方面的工作。


各地方積極推動從事基礎研究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例如,上海市《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的若幹規定(試行)》規定,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包括基礎前沿科學和前沿引領技術研究,是新型研發機構至少應具備的功能之一。《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試行)》明確提出,新型研發機構旨在吸引集聚戰略性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及其高水平創新團隊,推動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有力支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從事基礎前沿研究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穩定支持,並資助建設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等以開展基礎研究爲主的新型研發機構。


建設從事基礎研究的新型研發機構是地方引進高水平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改革舉措,對于增強區域原始創新能力、提高聲譽和影響力意義重大。“創業、産業化”並非這類新型研發機構的首要目標和職責,短期內難以按照市場化方式運行,需要政府“輸血”來維持運營;但從長遠角度看,基礎研究成果可快速轉化成産業。例如,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取得的基礎研究成果有力支撐孵化出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專注于基礎醫學、新型抗腫瘤藥物和小分子藥物合成研發等,已經成爲國內外知名的高科技藥物研發企業。


3.2 积极布局省实验室建设


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和河南等多個省市紛紛投入重金建設省級實驗室。廣東投資600億元布局建設10家省實驗室,將此作爲“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已經分別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先後分3批啓動了10家省實驗室的建設,規:蛿盗款I跑其他省市。浙江建設了之江、西湖、湖畔、良渚、瓯江、甬江6個省實驗室;江蘇提出將重點支持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和太湖實驗室(表2)。


表2 部分省级实验室名单

4

5




3.3 深入推动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爲進一步推進企業基礎研究工作,很多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專門把企業重點實驗室作爲單獨序列開展建設,完善地方重點實驗室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福建、湖南、天津、廣東、上海、江蘇和河北等省市都專門開展企業重點實驗室建設。廣東企業重點實驗室已經超過120家,上海2020年新成立10家市級企業重點實驗室,河北2020年修訂企業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並新建29家實驗室。



4


建設科學城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提升基礎研究能級


4.1 把基础研究作为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來,各地方掀起一股建設科學城的熱潮,如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濱湖和深圳光明四大科學城,以及西部(重慶/成都)科學城、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廈門科學城、江陰霞客灣科學城等。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建設的科學城超過20個。


科學城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爲核心,集聚高端科研基礎設施、多元創新主體和創新服務等創新要素,涵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産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和新産業新業態培育等功能。以“科學”名義建設創新載體,把基礎研究功能作爲重要內容,體現出地方政府面向未來發展希望以基礎研究重大成果引領發展的願望。因此,各地在科學城的建設規劃中,把引進和建設研究型大學、實驗室、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作爲重要內容,尤其將突出“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功能作爲首要任務。


4.2 地方投资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爲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是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的必備工具。由于投資巨大(十幾億元,甚至上百億元),“十三五”之前一般都由國家投資建設,地方政府由于財力等因素制約,很少涉及。


近年來,地方政府出于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和影響力、集聚人才和科研機構等方面的考慮,投資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尤其是很多城市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作爲建設科學城和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標志性要素,正在積極謀劃和爭取建設。例如,深圳已經立項支持“中能同步輻射衍射極限光源”和“中能高重複頻率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的前期研究;2020年深圳批複22億元建設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和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平台。東莞已經開展“南方光源”的前期研究。重慶正在積極爭取超瞬態實驗裝置、中國宏微納跨尺度基標准與溯源研究裝置、醫用重離子治療及研究裝置等。此外,成都、武漢和合肥等城市也正在謀劃建設相關光源設施。如果建設成功,這些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將有力促進區域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5


地方加強基礎研究工作的有關建議


第一,要根據區域財政支付能力和科技資源禀賦合理確定發展策略。強化基礎研究工作需要巨大的財力投入,並且要以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和優秀科學家爲基礎。目前,財政支出中基礎研究經費較高的省份均是經濟實力較強、高水平科研機構集聚的地區。因此,地方強化基礎研究工作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綜合本地的財政支付能力、産業重點方向與科技資源基礎等多方面因素來確定投入的規模力度和重點資助領域方向。

第二,地方基礎研究工作要重點聚焦,強調需求導向。地方支持基礎研究主要服務于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更多地支持需求導向研究,尤其是要重點聚焦本地的優勢學科方向和産業領域,充分調動企業投入積極性,形成多樣化投入機制。一是通過基礎研究支撐産業升級。目前地方産業發展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産業技術改造升級和突破技術瓶頸等問題,迫切需要基礎研究從底層原理來解決,可采取政府和企業需求方聯合資助、産學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科研攻關。二是通過基礎研究孕育未來産業。量子計算、基因治療、類腦智能、再生醫學與合成生物學等領域未來産業的育成非常依賴于基礎研究的新發現和新突破。因此,要加強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投入,爲區域未來産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和技術儲備。

第三,地方可有重點地資助前沿科學研究和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前沿問題是人類認知的“無人區”和世界科學研究的焦點,其重大發現和突破最能體現國家/區域的科研實力;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更是地方科技實力的標志。地方政府可有重點地資助這方面的研究和建設,集聚高水平人才和科研機構等創新要素,顯著提升當地科研聲譽及影響力,並爲地方科技創新帶來更多的溢出效應,實現成爲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新興産業技術創新、全球科技創新要素的彙聚地的目標。

第四,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基地建設。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和實驗室是開展基礎研究的主要載體。要圍繞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和未來産業的重點領域,深入推進省市實驗室、學科類和企業類重點實驗室建設並探討穩定支持機制,有條件的地區可積極引進高水平科研院所,建立分支機構,或資助國內外高水平團隊建設新型研發機構。

第五,重視青年人才和卓越人才的培育。青年人才是基礎研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卓越人才是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産出的核心。地方要積極探討卓越人才的培養機制,加大對突出人才的穩定資助力度;同時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針對青年人才專門設立人才基金,給予青年人才研究的“第一桶金”。



分享到:

版權所有?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滬ICP備11048235號-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