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當前位置:首頁  〉 黨群工作  〉 專題教育  〉 科技自立自强 迎接党的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總支書記、所長石謙出席黨委專題系列發布會,聚焦“上?萍假x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答記者問

發布時間:2022-09-21 發布來源: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9月20日下午,市委外宣辦舉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圍繞“矢志攀登科技高峰,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了十年來上?萍紕撔率聵I的發展情況和成效。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分黨組副書記胡金波,市科技工作黨委委員、市科委副主任陸敏,市科學學研究所黨總支書記、所長石謙共同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和關心科技創新工作,對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上?萍紕撔率陫^鬥曆程,是一段“創新、改革、開放”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這是創新的十年:上?萍紝嵙~上新台階

  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679.4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819.8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3.31%增長到4.21%。一批重大原創成果相繼湧現,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邁入全球主要創新型城市前列,2021年在世界科技創新集群中排名第8。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10拍瓦激光放大輸出、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等一批上海成果,實現了多個全球“首創”。2021年,上海同時牽頭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高等級獎項。2022年,軟X射線裝置實現國際上波長最短的回聲型自由電子激光。截至2021年底,上海累計牽頭承擔國家重大專項項目929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54項,資助資金和項目數量居全國前列。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壯大。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邁出堅實步伐,一批在滬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進入首批重組序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快建設,已建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4個,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初現雛形。高水平研究機構和研究型大學加快發展,先後啓動建設李政道研究所、量子科學研究中心、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一批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型研發機構。在中科院上海分院、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試點“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加強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科技領軍企業培育發展不斷加速,打造了一批頭部企業牽頭的開放式創新平台,推動産學研深度合作、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有力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現代化水平。一批行業領域的未來科技龍頭企業加快成長,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71家上海企業登陸科創板,市值超1.4萬億元。

  面向經濟主戰場,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聚力三大先導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集成電路産業基礎能力進一步增強。支持建設“超越摩爾”八英寸MEMS研發中試線和矽光子中試研發線,成套工藝、裝備材料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建設集成電路材料、裝備和工藝器件領域的開放創新平台,先進射頻、毫米波等技術取得一批創新成果。生物醫藥創新研發實力持續提升。十年來,研制了CAR-T細胞治療産品等16個I類創新藥;其中,2021年8個,全國占比約1/4。全身5T磁共振設備等1802個三類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全球排名前20的藥企中,有14家將研發總部或創新中心設在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布局與應用加快實施。打造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推動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湧現一批自主智能、自主通用、認知融合、魯棒可信等方向的創新成果,應用于國際首條“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範線路等智能經濟、智能社會重大場景。支撐引領新興産業創新發展,研發完成面向web3.0技術的互聯網操作系統(ConfluxOS),由上海抓總研制的太陽探測試驗衛星“祝融號”成功發射,全海深無人潛水器“思源號”實現8072米最大下潛,燃料電池汽車電堆關鍵零部件、動力系統及整車項目湧現一批自主研發成果,數字孿生、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有效惠及民生福祉。布局實施糖類藥物、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等市級科技重大專項,開展質子重離子醫療裝備研發,打造上海國際醫學科創中心,加快培育和建設一批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在綠色生態城市建設方面,成功研制亞洲首台11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機組,在全國率先啓動低碳科技攻關布局,發起成立上海碳中和創新聯盟,編制《上?萍贾翁歼_峰碳中和實施方案》,推動綠色技術銀行建設。

  這是改革的十年:上?萍俭w制改革全面發力

  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形成以“科創22條”爲總領、科改“25條”爲主線、科創中心建設條例爲基本保障、各重點領域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協同實施的創新政策體系。

  錨定一個總體目標,全面推進改革:2015年,市委市政府發布“上海推進科創中心建設22條”,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這一體制改革總目標。

  圍繞一條發展主線,謀劃了一批重大改革舉措。2019年,爲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以增強創新策源能力爲主線,上海發布實施科改“25條”,對事關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問題進行了深入謀劃和科學布局。

  出台一批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爲科技創新保駕護航。2017年,《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出台,爲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支撐。2020年,頒布實施《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將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予以固化、升級。圍繞“科創22條”,上海陸續出台了人才改革、國企創新、科技金融、財政支持、成果轉移轉化等多項配套政策。爲細化落實科改“25條”,在擴大科研類事業單位自主權、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10余件。

  探索了一批重大改革試點。落實國務院批准的上海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向全國複制推廣的兩批36項創新改革舉措中,有1/4是“上海經驗”。經費“包幹制”、重點産業技術攻關項目“揭榜挂帥”等一批改革舉措深入實施。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支持上海交通大學落實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一批可複制的經驗和做法正加快推廣固化。

  這是開放的十年:上海科技全球影響力顯著提升

  一方面,上海國內外創新資源集聚力不斷增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建設,G60科創走廊彙聚高新技術企業3.6萬余家、各類孵化器和衆創空間1300余家。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集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3個,國家級科研基地315個,科學儀器4萬余台套、共享率超90%。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4311家增長到2021年的2萬多家;集聚了516家外資研發中心,5個國際科技組織在滬設立代表處,上海正日益成爲全球極具吸引力的創新創業與投資熱土之一。截至2021年,持永久居留證外籍人才數量約占全國的1/3,累計核發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約占全國的1/4,連續11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另一方面,上海成爲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參與者。國際科研合作與聯合研究日益活躍,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等大科學計劃與工程加快醞釀實施,湧現了國際最大小鼠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數據庫等一批重大成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累計與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已累計在23個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28個、國際技術轉移與孵化服務平台14個。打造了一批國際創新交流的“大舞台”,浦江創新論壇曆經15年發展,累計吸引近60個國家和地區共2000余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論壇,線上線下觀衆超過2.3億人次,有效促進技術、人才、項目、機構等方面的合作。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面向全球創設國際科技獎項,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正加快構建以上海爲基點、覆蓋長三角、輻射全球的技術轉移網絡。

  立足新發展階段,上海將繼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指示精神和對上?萍脊ぷ鞯囊螅斡泧谕,砥砺奮進,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賦能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新闻发布会1

石所


  信息來源:上?萍键h建網


分享到:

版權所有?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滬ICP備11048235號-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